初始構想

[box type=”shadow” align=”aligncenter” ]這是一開始的 side project 構想,實際執行的時候,並沒有完全按照計畫構想,例如:實際發布SP01的內容已經是將近一年半後的事情了。[/box]

[divider]

此計畫目的如同首頁所說:發現新手的問題與需求,規劃服務方案來幫助新手順利滿足需求。

然而,管理、運行一個專案如同管理一間公司,需要管理人員、行政人員、技術人員等,因此以下將說明此專案各組的職務內容、參與計畫的時間點。

(一)專案管理
職責內容:協助溝通,提醒進度,檢查進度,彙整文件。負責一些行政上的事務,控管大局的進行,關心並協助各組進度、提供資源。
主要工作時間:整個專案執行期間

(二)用戶研究
職責內容:了解目標對象的需求,產出用戶研究發現/文件及口頭簡報
主要工作時間:6/27 – 7/28,執行用戶研究

(三)活動策劃與主持
職責內容:帶領 7/29、9/16工作坊,一起構思服務模式/流程,以及各種點子
主要工作時間:策劃7/29、9/16兩場工作坊

(四)7/29 (日) 工作坊
工作時間:7/29當天

(五)紀錄報導
職責內容:因為這次計畫有示範性質,透過影音/照片/文字紀錄,希望能夠連同所有規劃文件,呈現給其他讀書會成員看到,未來想要 run side project 的夥伴,可以有個參考依據。
主要工作時間:整個專案執行期間
起源:在 side project 設置「紀錄報導」組是成立計畫之後,有天突然發想的念頭。目的是,如果side project 安安靜靜地在 SP01 組內完成結束,然後只有我們自己工作坊跟成果發表玩兩天,好像少了讓其他 HPX 社群夥伴參考的效果。
因此,想要在過程中同時發布報導,舉個例子:就像是火箭發射之前,每次的工作進度,駕駛員訓練進度,設備測試狀況…等等,可以透過報導,讓沒有參與的夥伴,也可以看到進度。
紀錄報導不是計畫文件形式,也不是流水帳,而是講故事。報導需要有人採訪,紀錄,可能是影音或圖片或文字,不同的形式需要不同的進行方式,我們可以盡量嘗試,即使不夠完美,那也是我們的成果。

(六)服務設計與規劃
職責內容:將初步的模式跟服務流程,轉變為更細緻的設計細節,當作Q4 side project的企劃文件。預期這裡會出現很多小型side project
主要工作時間:7/30-9/15,完成服務設計規劃並製作prototype

(七)新手服務(引路天使)
職責內容:將服務模式與流程,落實為具體的服務工作與內容,類似營運或客服的工作。這個任務小組是持續性的,不因為 side project結束而結束。這組以後會命名為「引路天使」。
主要工作時間:9/16~

(八)在地營運
職責內容:目前已經擔任地區讀書會的管理,活動企劃等工作,負責參與討論落實各地的可行性。
主要工作時間:整個專案執行期間

(九)9/16 (日) 發表會
職責內容:發表服務設計規劃的成果
主要工作時間:9/16當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