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andra的心得感想

作者:

分類:

問:請問你們欲解決的問題為何?有什麼資訊讓你們決定解決這個問題呢?(7/29工作坊當天所發生的亦包含在此題範疇)

Sandra(以下稱S):我們起初是觀察到讀書社團中,若有人想要徵書友就只能透過 po文的方式,但這樣的揪團方式對有些人來說是有些壓力的,所以希望透過一個媒合平台,提供讀書小組徵書友;書友也能上去找書聚,讓每個想要讀書的朋友都能夠更自發性地去發起書聚,進而增加讀書會書友留存率。後續經由四組的發表,我們小組討論把整個服務流程改善的重點往前,先著重在讀書會大聚後的書友媒合,幫助新人能在前期就加入適合的書聚。

問:請問你們產出設計方向的過程為何?方便說說你們過程如何一步步產出設計方向嗎?有沒有人負責帶領大家?有使用任何思考、討論的方式嗎?討論過程中有無分工呢?

S:我們最初討論的 Match 書友媒合平台的主要核心分成「加入書聚」、「發起書聚」兩大功能,讀書會社員有需要徵書友或加入新書聚時,都可以隨時上這個平台進行媒合。
但經過幾次討論發現,要請目前現有已成立的書聚,一一到此平台登記自己的小組資料並同意開放新書友加入,在短期內可能無法完成,如此也無法開放新人前來平台找適合的書聚,所以後來討論先從每次的HPX 讀書會大聚後無縫接起著手。在大聚尾聲,請新成立的小組立即至線上發起書聚(把目前的小組讀書主題、成員,徵書友的人數線上登記),讓無法參加大聚的新人能直接透過此平台加入書聚。
設計產出都要多虧我們的組長 Enther ,每周細心的提醒進度與分享組長會議內容,在每次會議討過程中,指出現在首要解決的問題,避免服務設計範圍過大而導致落地時有困難。

問:請問你們後續產出設計的過程中,安排了哪些要完成的事項?

S: 包含拆解HPX Match 平台資訊架構、新手/小組 媒合資訊表單設計 、繪製Page Wireframe

問:請問你們產出後續的過程中,如何安排整個程序的時程?方便分享一下最後決定的時間規劃嗎?

S:資訊架構、新手/小組 媒合資訊表單設計 、繪製Page Wireframe  我們大概都各抓兩週。因為書友媒合平台的服務流程大概主要都是要請用戶填寫表單,蒐集資料才得以進行媒合,所以表單設計是很重要的一環。由於在整理需填寫項目可能較花時間,此部分是與資訊架構同步進行。

問:請問你們產出後續的過程中,如何分工的呢?

S:我們四個人一起線上討論資訊架構與服務流程,後續的表單設計由 Marty 負責,Enther、ChaCha與我則是設計後續介面呈現的資訊

問:分享一些過程中遇到的挑戰 / 困難 / 特別的事 / 成就 / 小故事或任何感想都好!

S:能產出這個服務設計,對我來說就是一個成就了!想到一開始加入第二組時,其實還無法完全想像出我們最後會產出什麼,只知道要幫助新人能找到對的讀書小組(就像每個人期望找到適合的另一半、找到適合自己的公司…)

哇!然後我們就蹦出要做個書聚媒合平台的idea。想到當初在進行這個設計的過程中,不知道為什麼剛好都是我們最忙的時候… 很常半夜看到 Enther 也還在線上,也辛苦了懷孕ing的ChaCha 跟著我們討論到這們晚,Marty 的麥克風一直發出怪音導致我們很常碎念你XD 真是太好笑了,回過頭來看當時每個討論到快半夜的夜晚,其實都會會心一笑。我想,最值得回味和珍惜的不是我們最後產出的結果,而是過程吧:)

問:分享一些你覺得執行這過程中,覺得很不錯的做法,或是可以更好的做法

S:因為這個專案在設計上時間較趕,若時間夠的話,我覺得後續可以實際產出prototype,讓參與讀書會大聚的新人可以實際操作線上登記讀書小組,進而讓我們確認是否大家都願意把自己的資訊公開在平台上(如工作經歷、個人fb等等),因為我也認為有些人來參與讀書會只是想圍繞在書上(類似筆友,並非對對方資訊完全了解)而不是要把自己推銷出去,所以可能不會完全把自己的資訊攤出來。所以後續在服務設計上多了實作與驗證這一塊,確認媒合平台上需呈現的資訊要到什麼程度或許是更好的做法。